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科普微电影《记忆旅游》聚焦脑机接口 该片以脑机接口技术为主题

科普微电影《记忆旅游》聚焦脑机接口 该片以脑机接口技术为主题

2024-06-13 20:08:37 [百科] 来源:避面尹邢网
主办方供图主办方供图

本报讯(见习记者江庆龄)1月16日,科普口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资助、微电上海科技馆精心制作的影记忆旅游聚公益科普微电影《记忆旅游》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报告厅首映。该片以脑机接口技术为主题,焦脑机接通过角色间的科普口互动和复杂多变的情节安排,呈现了一个融合科幻与哲学思考的微电故事,引发观众对科技、影记忆旅游聚记忆、焦脑机接个人隐私和伦理问题的科普口深刻思考。

《记忆旅游》的微电科学顾问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陶虎以及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杨天明。影记忆旅游聚他们不仅深度参与了剧本的焦脑机接创作,还严格审查了影片中所有科技细节,科普口包括脑机接口的微电工作原理、植入方式以及人类意识形成的影记忆旅游聚机制等。

科普微电影《记忆旅游》聚焦脑机接口 该片以脑机接口技术为主题

首映式现场,两位科学家带来了主题报告。

科普微电影《记忆旅游》聚焦脑机接口 该片以脑机接口技术为主题

陶虎将脑机接口技术形容为一种能够“让病人变成正常人,让正常人成为超人”的技术。他指出,脑机接口的初期应用主要是为了帮助脑神经疾病患者和残障人士恢复正常生活,他们对脑机接口技术宽容度较高。而要将这项技术推广至普通人,就必须保证植入手术创伤最小,同时确保植入的电极功能强大、副作用极低、使用寿命长,并开发自动化植入手术机器人,以减少对脑外科医生的依赖。

科普微电影《记忆旅游》聚焦脑机接口 该片以脑机接口技术为主题

杨天明则从大脑思维信号的角度进行了分享。他提出,如果从纯粹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意识是大脑中的电信号活动,通过把电极放置在神经细胞的附近,就可以观察记录脉冲信号。由于不同的行为记录的信号不同,因此可以通过信号反推大脑正在处理的信息。他认为今后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包括用更高的分辨率记录大脑神经活动、建立思维和神经活动的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建立神经信号解码模型。

学界认为涉及人类及其大脑的研究是极为敏感的,尤其是伦理问题,在这一研究领域至关重要。实际上,对人脑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学界严格限制了此类技术的应用范围,并极为谨慎地推进这一技术的发展。电影《记忆旅游》探讨了这些潜在的伦理风险,给观众以警示。同所有技术一样,脑机接口技术具有双面性。正如片中所展现的:我们,在智慧的两端。

(责任编辑:休闲)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